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成立于2011年4月,由安徽巨华科教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创建,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、安徽省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单位、安徽省“双特色”建设(培育)单位。建校以来,学校始终秉承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、为民办学”使命,以“科教兴国,造福天下”为己任,奉行“顶天立地,教育报国”的办学宗旨,以“追求超一流的教育品质”为办学目标,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、教育教学理念、人才培养模式,创造了安徽省民办职业教育的多个唯一,被誉为安徽省民办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。
学校现有校园占地面积约1100亩,总建筑面积36万平米,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,专任教师近700人,师资队伍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。学校开设了34个高职专业,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安徽省“双高计划”立项建设专业群,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、数控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安徽省特色高水平专业,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和新能源技术专业2024年获批为服务安徽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的特色专业。
一、创新环境优越,发展动力强劲
芜湖市委、市政府重视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,致力于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,地方统筹支持力度大。芜湖是拥江发展的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、安徽省经济第二大市,是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内城市,是产业特色鲜明、产业门类齐全、产业体系完整的产业名城,是拥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、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称号的科创高地,是通江达海、水陆空兼备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,聚力建设以“数网、数纽、数链、数脑、数盾”为核心的算力节点,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。学校根植创新发展热土,实现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。
二、产教深度融合,职教特色鲜明
成立皖江职教集团,建设产教融合载体,整合内外部资源,形成1+N开放式产教融合办学体制。学校与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、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芜湖市智能网联汽车产教联合体;与奇瑞控股共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是全国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、全国机器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;与奇瑞、格力、埃夫特、宏景等地方龙头企业合作共建12个特色产业学院;与奇瑞合作开展国家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,培养适应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学校现计划扩建南校区,打造奇瑞特色产教融合园,以利他思维为导向,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。
三、师资素质优良,队伍结构合理
学校充分利用制度的灵活性,构建“老中青”相结合的人才结构,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、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。学校专任教师中,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比33%,研究生学位以上青年骨干教师占比51%,省级以上教学创新团队7个;省级以上教坛新秀6人、教学名师5人;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专业课专任教师占比达到86% ;参与双导师授课的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数190人、产业教授63人。
四、服务能力强劲,社会贡献显著
学校依托皖江职教集团,搭建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,建有芜湖市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发中心、工业互联网数据可视化技术研发中心、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研发中心等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近五年来学校科研业绩凸显,承接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70多项,服务地方企业横向科研到账经费年均1098万元。学校充分发挥校内教师专业优势,为企业提供职业技能“送教上门”服务;与地方、学校、企业紧密合作,坚持“哪里有需要,培训服务就到哪里”,为区域提供各类培训服务,年均培训人次超过20000人。
五、治理体系完善,管理成效突出
学校建立了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,加强党的领导,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。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建立党组织参与决策制度,推行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。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健全,内部管控体系完善,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校企合作理事会,企业深度参与办学。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成员6人,均达到副高级以上职称,并具有30年以上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经验,熟悉高等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规律,符合国家高等学校领导任职条件要求。
六、深化国际合作,助推“职教出海”
为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,推进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组织与院校交流与合作项目,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,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访学、考察学习,学习国际经验。学校计划与奇瑞合作打造“徽匠工坊”,解决“走出去”企业存在的人才缺乏与企业技术升级困难等问题,同时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,助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,为“职教出海”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。